“微软3年的Windows Vista噩梦终于结束了。”这是《纽约时报》在10月22日微软发布Windows 7当日的评语。其实早在10月22日Windows 7全球上市之前,就已经有好事者将Windows 7的64位版拿来跟苹果Mac OS雪豹直接比较,在相同硬件环境下,雪豹运行苹果自行软件的速度要比Windows 7快一点,可在涉及游戏3D图形处理等GPU领域的比较中,Windows 7就显示出了自己的优势,更关键在于,微软Windows在过去20年间累积的忠诚用户群,无形中保证了微软每一次Windows升级时的顺风顺水。
谁的短期强心针
苹果Mac是目前全球唯一可以同时运行Mac OS和Windows 7的电脑,这是苹果“粉丝”们对Windows 7和Mac OS速度比较后的辩驳之词。实际上,对于主流电脑制造商而言,Windows依旧代表着全球90%以上消费群体的选择,微软的操作系统授权策略在商业上依 旧像Msdos时代那样,并没有发生什么质变。微软依旧是全球电脑生态产业链条中最基础的一环,而Windows 7恰恰可被视为这个环节一次自然规律式的自我升级。其实微软并不担心Windows 7不会获得应有的认可,但是过去3年内,Windows Vista的糟糕口碑,让微软饱尝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尤其是来自电脑制造商们的抱怨,这种压力甚至比Windows 95时代的蓝屏经历更大。
更关键在于全球电脑制造商们都寄希望于Windows 7,来终止因为经济疲软造成的全球电脑销量下滑趋势。还没等Windows 7正式发布,迈克•戴尔就早早地在硅谷丘吉尔俱乐部的晚宴上放出话来,“Windows 7将重振电脑市场的信心”。尽管微软Windows业务高级副总裁比尔•维特此前对于Windows 7可以大幅拉动电脑销量上涨的观点持怀疑态度,他尤其担心企业用户会受制于宏观经济环境复苏的进展才会升级。可市场研究公司Wedge Partners分析师布莱恩•布莱尔依旧坚持认为,Windows7对于全球信息经济,尤其是电脑制造业相关的产业链条拉动作用巨大。在他看来,过去几年本应升级到Windows Vista的个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超过半数还停留在已经9岁高龄的Windows XP之上,让这些迟钝的使用者意识迁移到Windows 7,足够拉动全球电脑制造业在18个月恢复到经济危机之前的增长态势上来。
按照IDC的预估,借助Windows 7的拉动,2009年第四季度全球电脑销售将环比增长6.9%,这将是2009年电脑销量上首个季度环比增长,可依旧无法掩饰全球整个电脑制造业的疲态。 微软一反常态地在悄悄降低外界对于Windows 7商业效益的期望,不仅大幅压低了Windows 7全球上市活动的预算,还一再宽慰电脑制造商们要将目光投向更长远,微软投资者关系部门掌门比尔·科夫德甚至在采访中直接说道,“Windows 7的影响要在两年内才能显现出来”。
实际上,Windows 7作为操作系统软件本身已经做得足够好,关键在于微软过去主导的操作系统商业思维,正在面临多方面蚕食,较远的蚕食无疑是来自Google等互联网厂商倡 导多时的网络操作系统,真正最近距离的影响还是来自低价电脑潮流本身。上网本的短暂流行,也许并没有真正赢得大量最终消费者的拥戴,可低廉的价格,尤其是 运行Windows XP就可以完成最简化信息处理工作的现实,让越来越多人产生了一些小小的疑问,为什么要升级到最新的操作系统?升级Windows 7也许并不比现在的系统更好,反倒是还得再重装一遍软件,甚至还得重新购买新电脑硬件。这正是戴尔电脑创始人迈克•戴尔一直极力否定上网本的背后原因。
按照市场研究公司NPD Group分析师斯蒂芬•贝克公布的数据显示,电脑的平均售价已经从Windows XP时代的835美元下滑到了Windows 7时代的680美元,每台上网本只能给微软贡献不超过15美元的营收。可作为英特尔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华硕电脑总经理沈振来仍然对上网本抱有极大的热情, 在他看来,由于Windows 7对于电脑硬件系统的要求并不奢侈,甚至比Windows XP还低的系统需求,无疑是上网本在全球继续热销的新动力。他在接受采访中说道:“我们跟英特尔对于轻薄小电脑有不变的判断,也许Windows 7直接拉动全球电脑产业复苏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释放,可整个电脑制造业集体持续扩张的走势已经很明显了,华硕之所以不断地改良上网本的设计,并且引入英特尔 的ULV架构,就是看到了未来个人电脑更强调低功耗和便携性的突出需求。而Windows 7目前看最成功的一点就在于迎合了有限计算能力这种潮流,可以在计算性能相差很大的不同电脑上良好运行。”
除了可以拉动电脑制造商们恢复到良性发展状态,Windows 7对于微软自身无疑也颇具商业意义,毕竟微软过去赖以发家的基础,就在于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Office办公软件的拷贝售卖。在Windows 7发布后的第二天,微软即时公布了2010财年第一季度财务,选择这个时机公布无疑是有目的的——一方面可以淡化不佳的财务业绩,这一财季微软只有总营收 129.2亿美元,同比下滑14%;以及44.8亿美元运营利润,同比下滑25%;还有35.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滑18%。另一方面微软希望在 Windows 7发布后,可以大幅拉升持续低迷的股价,尽管第二天微软股价涨了5.4%,报收于28.02美元,可距离2007年11月37美元的高点仍有距离。更关键 在于,微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复苏,有关计算显示,2000年10月末购买微软股票的投资者回报率只有1%。很显然,微软这 种老套的IT科技公司在投资界不再吃香,论股价根本无法与205.2美元的苹果以及118.49美元的亚马逊和554美元的Google比较。但是微软作 为当今信息社会的基石,整个产业的最基础地位,并没有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变化而被替换,而Windows 7对于微软来说,恰恰是一场立足操作系统的互联网商业反击的新起点。
藏在Windows 7背后
“界面黏性”,这个早年美国数学家理察•加菲尔德在发明卡片时伴生的词,早已被吸纳到了软件工程学中,而如果将微软Windows家族传统,简 单归结为传统意义上的界面黏性,实在是忽视界面黏性背后复杂的惯性脉络。Windows 7在设计时极力强调与过去Windows的传承,这种传承不仅体现在延续自Windows 95的开始按钮,而是这些表面界面黏性背后的深度应用习惯。实际上,对于全球大多数普通电脑使用者而言,Windows几乎就代表了电脑应用的主要方式, 曾经有第三方研究机构给一群长期使用Windows的用户配发苹果和Linux电脑,结果只有15.2%的人适应了苹果的操控风格,而适应Linux的只 有5.7%。在后期单个问卷评估的时候,大多数参与者表达了对过去适用软件的习惯,很多不适应者不良体验并不是源自操作系统变化本身,而是一种由表层界面 黏性引起的怀疑情绪,并由此激发的厌新观念。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恰恰在过去20余年间,尤其是Windows 95之后的14年间,一直牵扯着全球用户的惯性。正是因为这种惯性情绪,让很多并没有亲自尝试Windows Vista的人深受口碑评价的影响,宁愿死守在可以为自己提供高效反馈控制力的Windows XP之上。
如果说大量第三方应用软件,尤其是Office等大型工具软件在以界面黏性的思路牵扯用户习惯的话,Windows 7将不再固守传统的软件套路,隐藏在Windows 7背后的将是针对互联网深入连通时代的界面黏性。很多人之所以舍弃iPhone, 一直忠心于微软手机操作系统,很多原因就在于文件的通用性,并不需要转换工具就可以直接在手机和电脑之间同步,这种跨平台的构建将在Windows 7上愈演愈烈。除手机之外,与Xbox 360相关的电视屏幕也将成为微软下手的重点,而这背后用来勾兑文件共享传递的平台,不再是以往麻烦的同步软件,而是Google挑头搞起来的云计算。 “三屏一云,Windows 7将是微软未来新时代的起点。”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维英如此解释微软操作系统的未来走势,“云计算的威力已经很明显了,大家都需要通过外部存储外 部运算的方式,来实现集约化的数据交互。Windows 7的很多前瞻性设计都在为这种未来趋势提供底层支持,我并不同意很多人关于浏览器替代未来操作系统的观点,每个云计算特定的端口将可以极大地提高云计算的 效率,浏览器再强大也无法强大到可以涵盖多种任务管理的程度。未来的3D互联网,或者
猜您喜欢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8-2023 www.958358.com 粤ICP备19111771号-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231006